为进一步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和教育局联合在市疾控中心召开全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启动暨培训会。市及各市区卫健委、教育局相关处室项目负责人,市中心业余体校和体育科研所相关专家,市及各市区疾控中心分管主任、科长、具体工作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疾控中心食环科张春霞通报了2022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情况,解读了2023年全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方案,培训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要求;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副处长范馨、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吴娜分别提出工作要求。

市卫健委范馨在充分肯定2022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要求各地要强化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责任感;要扎实开展2023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任务落实、加大干预工作力度、强化培训督查考核。市教育局吴娜强调:一要坚持目标导向、明确项目工作的意义所在,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问题,三要坚持结果导向、狠抓项目工作落实求实效。


我市根据国家和省要求从2017年启动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至今已经开展六轮,扬中、丹徒先后纳入国家项目监测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监测范围更加扩展。监测范围由以前2个县(市)区扩大到全市6个县(市)区,覆盖各类学校、托幼机构49所,监测学生人数从4千多人增加到1.3万余人。二是监测内容更为全面。全面开展了学生近视、超重肥胖等6种重点常见病,饮食与运动、欺凌与伤害等11类健康影响因素,饮水卫生、食堂卫生等5项学校健康环境因素监测工作,掌握了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超重肥胖、龋齿、心理等主要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三是监测结果更加精准。监测结果形成专题报告,从基本情况、常见病监测、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四方面用翔实的数据反映了我市实际情况,为后期政策措施和干预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水平更加提升。全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生常见病与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干预工作体系,实现由监测点向全市整体监测面的有效转变,并通过省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普及了各类学校卫生标准,近视防控百场讲座进校园、健康父母行动短视频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干预活动有声有色,通过监测使得项目工作能力和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